t88894

标签: 贝森特

市场认为美联储9月几乎肯定降息 通胀数据与贝森特言论强化预期

市场认为美联储9月几乎肯定降息 通胀数据与贝森特言论强化预期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7月通胀温和上升,加之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称鉴于近期就业数据疲软可能实施50个基点的大幅降息,市场认为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已接近100%。根据CME集团FedWatch工具测算,在7月CPI数据公布及贝森特发表评论后...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美国财长贝森特称9月可能降息50个基点

观点网讯:8月13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纳指涨0.4%,标普500指数涨0.33%,均创新高;道指涨0.38%。消息面显示,美国财长贝森特称对美联储9月会议感到乐观,有50个基点降息的可能。
[环球财经]美国财长贝森特: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10-11名美联储主席候选人

[环球财经]美国财长贝森特: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10-11名美联储主席候选人

新华财经北京8月13日电(王姝睿)美国财长贝森特1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关于美联储主席的继任者,有10、11个人选供考虑。CNBC同日报道称,两名政府官员透露,政府正在考虑11名候选人,在鲍威尔明年5月任期届满时接替他,其中包括...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办公室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专访时称,中国拥有现代世界历史上最不均衡的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办公室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专访时称,中国拥有现代世界历史上最不均衡的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办公室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专访时称,中国拥有现代世界历史上最不均衡的的经济。嚯!世界上拥有世界上工业种类最齐全制造业体系是最不均衡的的经济?这不是美国梦寐以求的?不是特朗普强制别人把工厂搬到美国,利用关税逼迫他国在美国投资数千亿美元的目的?自己在做的事别人做就是错的?贝森特还称,中国的企业从政府那里获得了巨大利益,其本质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政策。呵!增加就业岗位有错?特朗普整天不都在炫耀自己创造了多少就业岗位吗?而且还对美国劳工统计局8月1日公布的真实就业数据只是他炫耀的的就业数据的10%而大发雷霆,并要求局长辞职吗?特朗普为了就业数据好看敢于造假,别人只要就业岗位成了问题?贝森特还称,与盟国在经济上竞争和与前苏联在军事上竞争的历史不同,现在中国是崭新存在,是集经济与军事于一体的竞争对手,并且都是最大的。哈!这倒是对的。与事实相符,无法反驳。所以特朗普才对中国好像跟“宽容”。
美国又变卦,改到10月底当地时间8月10日,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预计在10月底

美国又变卦,改到10月底当地时间8月10日,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预计在10月底

美国又变卦,改到10月底当地时间8月10日,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预计在10月底前完成与大多数国家的贸易谈判。而此前对等关税谈判截止日期为7月9日,但在8月7日新关税生效后,谈判依然在持续,随后最终真正的谈判日期为9月1日。如今再度改口,真正的日期是10月底。这一表态距离上一次宣布的9月1日截止日期,又推迟了近两个月。这种频繁变更谈判时间的做法,暴露出美国发动贸易战的真实意图。美国通过设定看似紧迫的“最后期限”制造压力,实则是为了在谈判中获取更多利益。例如,英国最终接受了最低10%的关税税率,日本、韩国和欧盟则同意将税率定为15%。这些案例表明,美国的“通牒”本质上是谈判策略,而非真正的行动时间表。其一,美国的贸易策略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从最初的7月9日到8月7日,再到9月1日,最后推迟到10月底,谈判日期的不断调整显示出美国试图通过反复施压迫使各国让步。例如,韩国原定于7月25日的“2+2”谈判因美方日程冲突推迟,最终在8月7日新关税生效后仍未达成协议。这种“以时间换利益”的做法,使得国际贸易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各国企业难以制定长期规划。紧接着,中美贸易谈判的走向成为全球关注焦点。尽管美国将中美谈判的新日期定在11月10日左右,但能否顺利进行仍存在变数。今年7月29日,中美曾宣布将已暂停的关税措施延长90天,显示双方都在避免冲突升级。然而,中美贸易摩擦涉及结构性问题,包括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全球市场期待双方能通过对话缓和紧张局势,毕竟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任何贸易动荡都可能波及全球产业链。随后,美国对印度等国的能源政策施压,进一步暴露其战略意图。美国要求印度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否则将把惩罚性关税从目前的50%提高到100%。这一举措旨在削弱俄罗斯的经济收入,同时推动美国能源企业主导国际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原油日产量预计达到1353万桶,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占全球供应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通过关税手段迫使其他国家购买美国能源,既能增加自身经济收益,又能强化对国际能源市场的控制。不过,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正引发国际社会的反弹。印度已明确表示,美国的关税措施“不公平、不公正且不合理”,并将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利益。欧盟也对美国的关税政策表示担忧,认为其可能扰乱跨大西洋供应链。更重要的是,这种“美国优先”的策略破坏了多边贸易体制,削弱了国际规则的权威性。正如中国外交部所指出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只会损人害己,唯有通过平等对话才能实现共赢。从长远来看,美国频繁变更谈判日期的行为,不仅损害了自身国际信誉,也让全球贸易体系面临碎片化风险。各国开始意识到,依赖单一市场或受制于单边规则存在巨大风险。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加强区域合作,例如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深化经贸联系,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这种趋势表明,多边主义和合作共赢的理念正在得到更广泛的认同。所以说,你们如何看待美国频繁变更贸易谈判日期的行为?这种策略对全球经济会产生哪些深远影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就在刚刚美国财长贝森特宣布了8月11消息,贝森特公开下任美联储主席遴

就在刚刚美国财长贝森特宣布了8月11消息,贝森特公开下任美联储主席遴

就在刚刚美国财长贝森特宣布了8月11消息,贝森特公开下任美联储主席遴选条件。能够审视整个组织,并专注于前瞻性思维,而不是依赖历史数据。奇怪了,美联储的事什么时候轮到财政部管了,贝森特的发言是不是有点越权了?有意思的是,贝森特还提到:当前的美联储的使命,包含了太多货币政策以外的事务,新的美联储主席需要重新界定美联储的职能边界。当财政部长站出来谈论美联储主席的遴选标准时,似乎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按理说,美联储是美国独立的中央银行,尽管政府部门会有所影响,但它的运作和决策通常是与财政部保持一定的距离。现在,贝森特提出的要求显然将美联储置于财政部的审视之下,这个举动难免让人感到不安。尤其是他提到的“审视整个组织”这一点,似乎是要美联储从整体上接受财政部的领导和控制。这种言论如果放在平时,可能会被视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挑战,但现在却在公开场合被提及,让人不得不怀疑,美国政府是否在有意扩大对美联储的干预,甚至直接影响其未来的决策方向。再来看他提到的“前瞻性思维”。这又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观点。按照贝森特的说法,未来的美联储主席需要不再依赖历史数据,而是要着眼于未来的变化,这看似很有道理。毕竟,历史数据往往难以应对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尤其是在全球化和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然而,这种前瞻性思维到底能否有效解决眼前的问题,还是个大问号。如果过分强调预测未来而忽视现有数据的分析,是否会导致更多的决策失误?毕竟,历史数据是基于多年来对经济规律的深入研究所得出的,忽视这一点可能会带来不小的风险。此外,贝森特对美联储职能的重新定义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按他的说法,现如今美联储的任务已经远远超出了货币政策的范围,甚至涉及了更多其他事务。这种说法无疑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去审视美联储的角色。从根本上讲,美联储除了负责货币政策外,它的职责似乎已经扩展到了更广泛的经济调控领域,甚至有些人认为它在某些情况下承担了政府的部分经济职能。这也是为什么贝森特认为新主席需要重新界定美联储职能的原因。然而,这一提议也引发了不少反思。美联储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固然要考虑经济全局,但它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是否应当受到外界太多干扰?如果将过多的经济职能赋予美联储,可能会模糊其原本专注于货币政策的定位,甚至让其在处理经济问题时受到政治压力的影响。说到底,贝森特的话反映了美国政府对于美联储职能的期待和压力。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全球经济格局中,财政部显然希望美联储能够调整自己的战略,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然而,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平衡独立性与灵活性,成了美联储今后的一个大问题。倘若未来美联储在政策执行上更加注重前瞻性,并结合更加灵活的应对策略,或许能够应对更加复杂的经济局面。但如果过于依赖猜测和预测,可能会陷入盲目决策的困境。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美联储报告美联储议会会议查账美联储美联储加西美国新财长美联储独立之争
贝森特的手,伸得比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还长?就在刚刚,美国财长贝森特宣布

贝森特的手,伸得比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还长?就在刚刚,美国财长贝森特宣布

贝森特的手,伸得比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还长?就在刚刚,美国财长贝森特宣布了8月11日消息,公开了下任美联储主席的遴选条件:能够审视整个组织,并专注于前瞻性思维,而不是依赖历史数据。(华尔街见闻)奇怪了,美联储的事什么时候轮到财政部管了?贝森特的发言是不是有点越权了?有意思的是,贝森特还提到:当前的美联储的使命,包含了太多货币政策以外的事务,新的美联储主席需要重新界定美联储的职能边界。财政部长教美联储做事?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这番话,表面上是给美联储主席的选拔“提建议”,实际上却像在宣读一份“任职须知”——新主席得听话,得配合,得少管闲事。问题是,美联储的独立性是写在法律里的,不是财政部能随便指手画脚的。贝森特嘴上说“美联储是独立的”,可话里话外都在暗示:美联储最好少管气候风险、银行监管这些“闲事”,乖乖听总统的话降息才是正事。“前瞻性思维”还是“政治性思维”?贝森特强调新主席要“前瞻性思维”,别老盯着历史数据。这话听起来挺专业,但仔细一想,不就是让美联储别太较真通胀数据,赶紧配合特朗普的降息要求吗?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直坚持数据导向,结果被特朗普骂了几年“太慢”“太保守”。现在贝森特跳出来,说美联储要“往前看”,潜台词恐怕是“往白宫看”。美联储的“瘦身计划”背后,是特朗普的算盘贝森特说美联储“职能太多”,要“缩减边界”。可问题是,金融稳定、银行监管这些本来就是美联储的法定职责。特朗普政府真正想砍掉的,是美联储对气候风险的关注、对金融不平等的分析——因为这些议题和共和党的政策方向不符。说白了,这不是“精简机构”,而是“政治修剪”。贝森特的“双标”艺术最讽刺的是,贝森特一边说美联储“别管太宽”,一边自己把手伸进美联储的人事任命里。美联储主席确实是总统提名,但按传统,财政部长的角色是协调,而不是公开划定人选标准。贝森特这番操作,等于提前给潜在候选人立规矩:想当主席?先学会看白宫脸色。独立性的棺材板,快压不住了?美联储的独立性不是装饰品,而是全球市场信任美元的基石。如果下一任主席真按贝森特的剧本走,变成白宫的经济政策执行者,那美元的信誉恐怕要打个问号。别忘了,特朗普提名的另一位美联储理事候选人米兰(StephenMiran)甚至主张让总统能随时炒掉美联储官员——这哪是改革,简直是给央行套上政治枷锁。一场没有硝烟的央行战争贝森特的发言不是偶然,而是特朗普政府系统性削弱美联储独立性的又一步。从公开施压降息,到安插改革派理事,再到财政部长亲自下场划线,白宫正在用软硬兼施的方式,把美联储改造成“特朗普经济学”的提线木偶。问题是,市场会买账吗?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接受日本媒体专访时说,中国是现代世界史上最不均衡的经济体,北京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接受日本媒体专访时说,中国是现代世界史上最不均衡的经济体,北京的经济政策本质是创造就业岗位的政策,与西方民主国家有着根本不同。美国财长的言论反映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误解。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更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中国的经济政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中美经济体制各有特点,不应简单对比评判。我们愿与各国分享发展经验,但也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无端指责。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已经对中国发出的严重地警告并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他警告中国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已经对中国发出的严重地警告并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他警告中国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已经对中国发出的严重地警告并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他警告中国不要再购买俄罗斯石油,并为此会遭受进口关税的提高,这可以说是非常让人感到不满的事情,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的大量的贸易顺差,关税提高也是顺理成然的事情,但是如果一旦购买了俄罗斯的石油产品给俄罗斯。给俄罗斯战争提供了大量的帮助,那就可能会为此遭到相应关税的提高,这时候中国已经感到危机的存在了,美国这样做法其实是干预中国的内政,干预中国的经济。这对中国是不公平的事情,强烈地阻止中国购买石油,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国可以严重地拒绝了美国的无理要求,并决定继续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并让自己国内经济得到很大的满足,这对中国来说是有利的,但是他们将这样的经济行为误认为是帮助俄罗斯的战争行为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并为此遭到了中国的反对,而且还不断地遭到了亚洲国家,全世界的反对。
“劳工统计局早该整顿”美国财长贝森特为特朗普解雇该局局长辩护

“劳工统计局早该整顿”美国财长贝森特为特朗普解雇该局局长辩护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为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的决定进行辩护,称对该机构的改革早已迫在眉睫。“整顿劳工统计局是早就应该做的事,”贝森特周四在MSNBC上表示。“他们上周犯的错误是五到六个标准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