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88894

标签: 关税战

奥迪说要去美国建厂,结果内部先不稳定了,一大堆员工激烈反对

奥迪说要去美国建厂,结果内部先不稳定了,一大堆员工激烈反对

奥迪说要去美国建厂,结果内部先不稳定了,一大堆员工激烈反对奥迪想去美国建厂的原因很简单,美国现在关税打的太激烈,而如果去美国建厂,不光可以得到美国的税收优惠,同时也避免了关税战的影响。毕竟特朗普向欧盟收取的25~30%的汽车关税,导致奥迪损失惨重。2025年上半年,奥迪汽车因为关税就直接损失六亿美元,占到奥迪净利润的37.5%。所以奥迪就只能选择去美国建厂,他们计划投资46亿美元在田纳西州建一座电动汽车生产工厂,预计每年可生产20万辆,这样可以拿到零关税以及每车7500美元的补贴。另外奥迪在最大支票来源地中国也出现了重大问题。他们去年销量只有64.94万,同比下降了10%。关键是利润还暴跌了,这些年就算他们不断降低价格,可还是抵挡不住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进攻,所以综合各种考虑,就只能前往美国。可问题是要到美国建厂就要关闭奥迪的工厂,比如奥迪布鲁塞尔工厂就已经关闭了,有7500名员工直接受到影响,这就是到美国建厂的后果。不少奥迪工人开始联合起来向奥迪施压,并希望奥迪能够修改到美国建厂的计划。奥迪工会主席约尔格表示道,奥迪管理层必须要对德国本土的就业岗位和产量做出长期保障,工会才能支持奥迪到美国建厂的计划。他们的意思是,他们不是不同意奥迪去美国建厂子,但最起码现在不需要,而且要把在德国奥迪工人的利益给保护好。这里倒挺羡慕人家的工会的,人家是真办实事呀。另外,受到影响的这7500个工人,奥迪也采取了比较柔和的办法,是通过买断或者提前退休的方式来削减这些工作岗位的。至于没有受到影响的工人们,奥迪承诺在2033年之前绝对不会裁撤他们,也就保护了他们的饭碗不受影响。奥迪预计,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每年节约10亿欧元的成本。这些被裁撤的人包括行政和研发部门,但没有任何一个生产岗位的人被裁撤。只是不管裁撤工人还是到美国建厂,都是奥迪无奈之下的行为,这些行为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奥迪唯一的出路就是压缩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可有工会在这里,他们又办不到,那迎接他们的未来可就堪忧了。
普京变了,特朗普变了,莫迪终于想通,美媒:中印马上公布好消息。当真是计划赶不上变

普京变了,特朗普变了,莫迪终于想通,美媒:中印马上公布好消息。当真是计划赶不上变

普京变了,特朗普变了,莫迪终于想通,美媒:中印马上公布好消息。当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莫迪原本准备自己访华后再大力推进中印关系正常化,却没曾想,被印度寄予厚望的俄罗斯率先作出了向美国妥协和让步的选择。反观印度则因为长期购买俄罗斯石油而被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压得喘不过气来,两相结合之下,倘若印度再不出动出击,中美关税战就再也没有便宜可占了。这让莫迪意识到,如果再不出手,印度在中美关税战中就真的没便宜可占了。于是,莫迪开始跟着普京和特朗普的节奏调整策略,既然美俄都能互相释放缓和信号,那中印之间也可以试试。莫迪的变化很明显。他计划在2025年8月31日到9月1日去中国天津,参加上合组织峰会,这可是他2018年以来头一回访华。要知道,自2020年中印边境发生冲突后,莫迪就再也没去过中国。这次访华的消息一传出,立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而且,中印之间还有个好消息可能要公布,那就是直航要恢复了。其实早在6月份,印度外交部就说已经和中国达成共识,要加快恢复直航航班,彭博社从印度知情人士那听说,最快下个月就会宣布这事儿,莫迪政府都已经让印度航空公司赶紧做准备了。要知道,自从2020年边境冲突后,中印直航停了快五年,中国航空公司一直想恢复,可莫迪总觉得拉不下脸,这下算是有进展了。除了访华和恢复直航,中印关系最近还有不少回暖的迹象。2025年7月24日起,印度又开始给中国公民发旅游签证了,这也是五年来头一回。印度的外长苏杰生、国防部长辛格,最近都访华了,这也是时隔五年的首次。印度的政府智库“印度转型国家研究所”,7月初还提议放宽对中企投资的额外审查。这些动作都在表明,莫迪确实在努力缓和中印关系。印媒分析说,中印关系能缓和,和印美关系变化脱不了干系。现在印度和美国在贸易、外交、对俄能源交易这些事儿上,分歧越来越大。莫迪这时候访华,正好赶上特朗普批评金砖国家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还说金砖组织在挑战美元地位,印度作为金砖国家,正跟美国闹着关税的别扭,特朗普甚至在8月5日还说要“24小时内”大幅提高对印关税。在这种情况下,莫迪需要和中国拉近关系,给自己多留条后路。其实,中印之间的互动早就开始了。2025年3月25日,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33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双方就落实2024年12月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3次会晤达成的共识全面深入交换意见,同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继续维护中印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并积极筹备第24次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印度外长苏杰生也表示,印中是发展伙伴不是竞争对手,想借着建交75周年,多找找利益共同点,深化合作。对于莫迪的这些变化,美媒也密切关注着。有美媒称,中印马上就要公布好消息了,除了直航恢复,可能还有其他领域的合作进展。毕竟双方早就达成共识要加快合作进程,中方也一直很积极,觉得恢复直航有利于人员往来和合作,符合双方利益。不过,咱们也得保持清醒。虽然莫迪现在有意发展对中国的关系,但他对美国仍然抱有幻想。就拿关税反制来说,当初中美关税战最激烈的时候,美国加多少,中国就跟加多少,最终两国把关税加到3位数,美国才知道加不下去了。可现在美国对印度开出了50%的关税,莫迪却迟迟不敢下令对美方征收同等关税,说到底,他还是怕彻底得罪特朗普,更怕特朗普再给他加到100%关税。但他越是这么心虚,特朗普就越是敢继续威逼印度,这样一来,印度就陷入了一个死胡同。另外,莫迪在国内振臂高呼,要求14亿印度人购买国货,支持国货。这其实是莫迪没办法的办法,因为印度制造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力和中国制造没法比。这也说明,莫迪虽然想和中国合作,但在推动国内产业发展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际上的事儿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特朗普的施压和普京的转向,让莫迪终于想明白了,得跟中国把关系拉近点。如果中印真能恢复直航,莫迪再成功访华,那对“阵营对抗”的想法,也是个不小的冲击。

我方一直说“关税战没有赢家”并不是我们想打贸易战,是特朗普主动发起的贸易战。我

我方一直说“关税战没有赢家”,并不是我们想打贸易战,是特朗普主动发起的贸易战。我们不想打,但也不怕打。能不打,我们就尽量不打。但如果美国非要打,我们也只会奉陪到底,绝不会投降。要有这种战斗到底的决心,才有可能...
中美两国8月12日同步宣布延长90天关税战休战期。新加坡学者黎良福认

中美两国8月12日同步宣布延长90天关税战休战期。新加坡学者黎良福认

中美两国8月12日同步宣布延长90天关税战休战期。新加坡学者黎良福认为,与特朗普1.0时期相比,中国这次手握稀土王牌,在经贸谈判中对美国形成更大牵制,但美国预计不会因此而同意将台湾问题纳入“大交易”中,更不会明确表态“支持中国和平统一”。此次休战期延长,对双方而言都是务实选择——“斗则俱伤”的道理早已明晰。对美国而言,这样的结果无疑带着被动:此前面对其关税施压,其他国家或屈服妥协、或观望退缩,唯有中国凭借稀土等反制手段迫使特朗普选择妥协。必须明确的是,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是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绝不可能成为交易筹码。这一底线,中国始终坚守不移。美国也绝不会真心支持中国统一,毕竟中国的完全统一与民族复兴,必然意味着其霸权体系的式微。
中美刚延长关税暂缓期后,中国一天内对加拿大连出三记“重拳”中美刚握手言和,加拿

中美刚延长关税暂缓期后,中国一天内对加拿大连出三记“重拳”中美刚握手言和,加拿

中美刚延长关税暂缓期后,中国一天内对加拿大连出三记“重拳”中美刚握手言和,加拿大为何突然被中国连出三拳?8月12日,中美两国宣布延长关税暂缓期90天,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刚现缓和迹象,中国商务部却在同一天接连发布三份公告,对加拿大发起三项反倾销行动。这三记重拳看似突如其来,实则是中国对国际贸易霸凌的精准回击,第一拳打在加拿大农业命脉上。商务部公告显示,自8月14日起,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将被征收75.8%的保证金。这个数字背后是长达一年的调查:2024年9月,中国就对加拿大油菜籽启动反倾销立案,发现加方通过政府补贴扭曲市场,导致中国国内油菜籽产业严重受损。加拿大是全球第二大油菜籽出口国,中国则是其最大买家,每年进口量占加出口总量的40%以上。这记重拳直接击中加拿大农业的“七寸”,让依赖中国市场的加拿大农民叫苦不迭,紧接着第二拳落在工业原料领域。商务部裁定,原产加拿大的卤化丁基橡胶存在倾销行为,阿朗新科等加拿大企业需缴纳26.2%至40.5%的保证金。这种橡胶是制造汽车轮胎气密层的关键材料,中国每年进口量超10万吨,调查发现,加拿大企业通过低价倾销抢占中国市场,导致国内相关产业利润率从8%骤降至1.2%。更值得玩味的是,日本企业也被卷入此案,但加拿大的倾销幅度明显高于日本,凸显其在工业领域的不正当竞争。第三拳则瞄准新兴农产品,商务部宣布对加拿大豌豆淀粉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这种原本不起眼的食品原料,近年来却因加拿大企业的低价策略,在中国市场份额从5%飙升至22%。国内企业提交的证据显示,加拿大豌豆淀粉进口价格比中国同类产品低35%,导致山东、四川等地的淀粉厂连续三年亏损。三拳连击之下,加拿大农业、工业、食品加工业同时承压,堪称精准打击,这场反倾销组合拳的背后,是加拿大长期追随美国对华政策的必然结果。自2024年8月起,加拿大为“讨好美国”,先后对中国电动车、钢铝制品加征100%和25%的关税。这种亦步亦趋的姿态不仅未能换来美国的关税豁免,反而让加拿大陷入“双重贸易战”美国对加拿大木材、乳制品加征高额关税,中国则以反倾销措施回应。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戴维·伊比近日公开呼吁,加拿大必须立即改善对华关系,否则将承受中美双重打击。更深层的矛盾在于中加贸易的结构性失衡。中国对加拿大长期保持贸易逆差,2023年逆差达82亿加元,其中农产品和资源产品占比超60%。加拿大却在享受中国市场红利的同时,不断在政治上挑衅:从配合美国拘押华为高管,到在涉疆、涉藏问题上指手画脚。这种“吃饭砸锅”的行为,最终触怒中国商务部。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反制策略展现出鲜明的非对称特征。不同于美国的全面关税战,中国选择在加拿大依赖度高、替代成本大的领域精准发力,例如油菜籽,加拿大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中国的市场;卤化丁基橡胶,中国已掌握自主生产技术;豌豆淀粉,中国完全可以转向乌克兰等国进口。这种“打蛇打七寸”的策略,让加拿大企业感受到切肤之痛,加拿大产业界已开始反思。加拿大油菜籽理事会主席克里斯·戴维森坦言,中国市场每年为加拿大创造50亿加元收入,反倾销措施将导致数万农民失业。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加拿大为追随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结果却让美国特斯拉公司损失惨重,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3通过加拿大转口美国的通道被切断。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政策,正让加拿大企业对政府的决策产生质疑。中国的反制行动并非意气用事。商务部发言人明确表示,所有措施均基于详实证据和法律程序,完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例如豌豆淀粉案,国内企业提交的倾销证据包括加拿大出口价格、生产成本等2000多页材料,调查机关耗时11个月才完成立案审查。这种严谨态度,与加拿大未经调查就盲目加征关税形成鲜明对比,这场贸易博弈的本质,是规则主导权的争夺。当美国试图通过“小院高墙”封锁中国时,加拿大选择充当马前卒。但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任何单边制裁都将遭到精准反制。正如新加坡学者高树超指出,中国对加拿大的反制比对美欧更严厉,因为加拿大的行为更具“示范性”,如果放任其追随美国而不受惩罚,将鼓励更多国家效仿。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试图用政治手段绑架经济的做法注定行不通,加拿大若想摆脱困境,唯有摒弃冷战思维,回到平等对话的轨道。正如中加经济伙伴关系工作组8月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时传递的信号:合作才能共赢,对抗只会双输。
中美贸易战突然“暂停”?中国大招曝光!老铁们,炸锅了!2025年8月12日

中美贸易战突然“暂停”?中国大招曝光!老铁们,炸锅了!2025年8月12日

中美贸易战突然“暂停”?中国大招曝光!老铁们,炸锅了!2025年8月12日,中国商务部突然宣布“暂停或取消对美国非关税反制措施”,直接让全球市场炸开了锅!啥情况?原来,中美在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后,双方达成“阶段性缓和”协议——中国将暂停4月4日对17家美国实体的“不可靠清单”制裁90天,并取消4月9日对12家美国公司的出口管制!更狠的是,特朗普也在同日签行政令,把对华“关税战”再停90天!这波操作,直接让A股上证指数狂飙3%!这背后藏着啥大招?第一,中国“以退为进”玩得溜!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管制清单已从年初的3000项锐减到1200项,而美国对华加征的24%关税也被“冷冻”90天。为啥?因为中国看穿了特朗普的“供应链围堵”——美国正逼迫盟友签协议,试图切断中国经东南亚向美国出口的商品链。但中国直接甩出“不可靠清单”大招:暂停制裁美国17家企业,允许国内企业申请与之交易,变相给美国企业“开绿灯”,反制力度直接砍半!第二,美国急眼了!特朗普一边喊“让中国买四倍大豆”,一边偷偷签行政令延长关税休战。为啥?因为美国企业扛不住了!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美国对华出口暴跌35%,汽车、芯片等行业关税成本飙升50%。更扎心的是,中国刚把稀土出口管制“松绑”,直接让美国军工企业集体慌了——稀土占全球供应70%的中国,突然说“合作”就合作,特朗普哪敢不低头?第三,全球产业链要变天了!中国暂停出口管制后,东南亚工厂订单暴增20%,越南、泰国直接抢走美国200亿订单。更绝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暴涨40%,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翻倍,连马斯克都发推:“感谢中国给机会!”反观美国,大豆出口被巴西“截胡”,芯片又被台积电“断供”,这波“关税战”打成了“自残”。但问题来了,中美真能“握手言和”吗?2025年民调显示,78%美国人认为“中国太强了”,而特朗普却喊着“再加征半导体关税”不放。更关键的是,APEC峰会前两国首脑会晤在即,中国会不会趁机反手再加码?中美贸易关税休战特朗普政策供应链博弈全球产业链老铁们,你觉得这场“贸易战”最后谁会赢?评论区聊聊!
#关税休战延期90天意味着什么#【解局】“关税休战”延期90天,对中美贸易意味着

#关税休战延期90天意味着什么#【解局】“关税休战”延期90天,对中美贸易意味着

#关税休战延期90天意味着什么#【解局】“关税休战”延期90天,对中美贸易意味着什么?#专家分析中美下阶段谈判三大重点#中国商务部12日公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称,两国自当日起,再次暂停实施24%的关税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同时,中方将采取或维持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另据多家美媒报道,当地时间8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签署行政令,对中国的关税暂停措施再延长90天。多名分析人士1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美双方延长“关税休战”90天,显示出两国经贸关系逐渐从年初的混乱走向“阶段性缓和”,也为下一阶段的双边磋商创造了一定程度的积极氛围。随着极端关税威胁消退,未来三个月,中国对美出口有望保持当前稳定水平。不过,中美要达成类似美日、美欧那样的协议并非易事,接下来,钢铝等行业关税、非关税壁垒、国家安全边界等或将成为两国下一步商讨的重点。“中美经贸关系从混乱逐渐回归稳定”“过去3个月来,中美两国通过平等对话、谈判协商的方式,为美国单方面发起的‘关税战’按下了‘暂停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所副所长张腾军1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使两国经贸关系从今年4月的混乱逐渐回归基本稳定,并为接下来的谈判逐步营造起正常交往的氛围。《华盛顿邮报》12日分析认为,中美“关税休战”延期,或将有助于稳定金融市场——今年4月美国宣布所谓“对等关税”时,曾一度导致市场剧烈震荡。报道援引经济分析人士的话认为,中美双方都不想再回到4月贸易紧张局势最严重、两国一度在事实上相当于禁运的局面。路透社援引美国前贸易官员瑞安·马杰勒斯的话认为,“休战”延期将为双方争取更多时间,解决长期存在的贸易问题。“这无疑会降低双方的焦虑,随着谈判继续,美中或将在秋季朝框架协议迈进。”“在过去三个月里,这场‘关税战’最大的‘战果’,是中美双方明确了彼此的诉求和底线。这有利于双方朝进一步控制冲突的方向沟通。”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据路透社12日报道称,将贸易“休战”延长到11月初,为美国关键的圣诞季秋季进口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尤其是电子产品、服装、玩具等品类,将可继续以相对较低的关税进入美国。中美下阶段谈判的“三大重点”近期,中美双方均释放出缓和当前贸易紧张局势的信号: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在接受美国媒体CNBC采访时表示,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协议已经“非常接近达成”;而就在12日当天,中方宣布,为落实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共识,暂停对4月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的17家美国实体实施措施,同时暂停对28家美国实体的出口管制措施。“这是一个积极的消息。”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前高级贸易官员、现任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副总裁温迪·卡特勒谈及特朗普的表态称,“结合最近几周美中双方采取的一些降温举措,显示双方都在努力寻求达成某种协议。”不过,《华盛顿邮报》认为,“要达成令华盛顿和北京都满意的、包含关税削减和放松出口管制内容的协议,依然面临不少困难。”报道注意到,中方12日宣布延长“休战期”,但对稀土、半导体、大豆等方面则没有太多表态。报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认为,如果中国同意购买更多美国大豆,可能会为达成协议创造机会——上周日晚,特朗普在“真相社交”上写道,他正在努力敲定一项能促成美国对中国大豆销售的协议。不过,分析人士质疑这一想法的可行性——近几个月来,中国从巴西等国的大豆进口量已经创下纪录,中国买家短期内恐难立即增加采购。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杨水清认为,下一阶段的中美磋商仍将以关税本身为核心。她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针对已暂停的24%对等关税,双方可能商讨通过何种协议实现全部或部分减免。此外,钢铝、汽车、铜、半导体、药品、消费电子等行业关税也将成为双方谈判的焦点。她认为,美方或寻求中方加大对美投资和采购,或在市场准入方面作出新举动。而张腾军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认为,下一步中美谈判的重点或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如何以妥善方案解决当前展期的关税问题;二是在非关税壁垒领域,中方将要求美方取消不合理的投资和科技限制,而美方可能继续提出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等问题。事实上,中国在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已作出大量努力,持续扩大开放,但美方却不断增加限制,使美企和资本进入中国更加困难;三是明确国家安全的边界和规则。目前,美国频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和打压中国经济活动,双方需就此进行深入讨论。“与中国的贸易谈判跟特朗普政府与其他贸易伙伴的谈判是分开进行的。”《纽约时报》12日报道称,美国已在本月宣布了一系列贸易协议,日本、韩国以及欧盟在各自的协议中做出了对美巨额投资的承诺,以换取更低的关税率。与此同时,美国对巴西、印度等国仍施以高昂关税。《华盛顿邮报》援引温迪·卡特勒的观点报道称,要与北京达成类似与日韩那样的协议“绝非易事”,“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学到重要教训之后,北京这次将会是一个更为强势的谈判对手。”未来三个月,中国对美出口或有怎样的趋势?英国广播公司(BBC)12日报道称,即使在有贸易“休战”的情况下,今年的中美贸易流动仍然受到影响。报道援引美国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6月,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较2024年6月减少近一半。今年上半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总值1650亿美元,同比下降约15%;同期美国对中国出口下降约20%。另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的关税政策剧烈波动,令该国制造商、进口商和消费者充满不确定感。关税政策不仅推高了美国物价,还促使消费者减少支出。由于这种不确定性,美国就业市场也在放缓,企业推迟招聘计划。“我们从未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看到如此程度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乔治城大学国际商务外交学教授马克·布施这样说道。经济学家同时表示,关税可能会导致美国的消费者价格进一步上涨,因为成本会在企业间传导。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估算显示,美国人已经在一些家用品上支付更多费用,价格上涨可能最终使每个家庭平均每年多支出2400美元。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廖淑萍1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关税暂缓期内,美国通胀出现上行,但总体可控。但近期美国对部分贸易伙伴设定了较高关税,后续美国将面临更加高昂的进口成本,这将继续推高美国通胀。由于大部分关税成本将由美国企业和居民承担,三季度美国经济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美国7月公布的非农数据大幅走弱,也印证了美国经济的放缓态势。她认为,经过三轮谈判,中美贸易形势已实现阶段性缓和,中国对美出口出现回升迹象,但总体仍面临下降压力。与此同时,美国近期与部分贸易伙伴达成协议,提高关税并限制“转出口”等贸易方式,或将对中国对非美市场的出口带来一定影响。不过,中国一直在开拓多元化市场、优化外贸结构,这将有助于抵消外部不确定性。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5月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34.5%,6月下降16.1%,7月下降21.7%。杨水清分析称,自今年4月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生效后,中国对美出口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但与此同时,中国对其他市场的出口持续增长,带动整体对外出口保持微幅上扬的态势。杨水清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未来三个月,中国对美出口或将维持每月约20%的同比降幅。今年5月的出口数据受美方145%高关税冲击,导致短期内出现恐慌性下降。但随着此类极端关税威胁消退,中国出口有望保持当前稳定水平,并通过市场多元化不断增强韧性。
这个关税战打到最后,全世界会发现,这事是美中玩了全世界,折腾了半天,中美的关税就

这个关税战打到最后,全世界会发现,这事是美中玩了全世界,折腾了半天,中美的关税就

这个关税战打到最后,全世界会发现,这事是美中玩了全世界,折腾了半天,中美的关税就是10%,一直谈,一直延,永远都是10%。看看美国商务部的数据吧——6月对华贸易逆差缩到95亿美元,创21年新低,表面看是特朗普关税的“胜利”。可翻翻美国超市的价签,鸡蛋价格同比暴涨159%,普通家庭年支出多掏3800美元,谁在买单?华尔街日报都忍不住吐槽:“这哪是贸易战,简直是美国消费者自虐大赛。”中国海关的统计更讽刺。上半年对美出口跌了,可对东盟暴涨12%,RCEP区域贸易占比冲到37%。美国想用关税逼企业撤离中国,结果越南60%的电子零件还得从中国进口,墨西哥组装的汽车里全是“中国芯”。所谓“去中国化”,不过是给中国供应链加了道转手费。特朗普的“10%魔术”堪称当代经济戏法。4月对中国商品放话加税到125%,转头海关系统就“故障”暂停征收;8月刚威胁对俄油买家加税100%,财政部长贝森特又悄悄找中国谈“伟大国家的合作”。这套“举关税大棒,轻轻落下”的套路,连美国农民都看透了——爱荷华州大豆协会直接起诉政府:“我们的市场被当成了政治筹码!”中美的底牌早就明牌。美国需要中国消化其36万亿国债的利息,中国则用稀土管制掐住F-35战机的喉咙。当五角大楼为钐钴磁体库存告急跳脚时,特斯拉却把上海工厂产能提到全球60%。这场博弈里,真正的输家是跟风站队的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税34%,结果德国车企转头就投了华为智能驾驶。所谓“关税战永久化”,本质是两大经济体的慢性病互诊。美国通胀卡在4%下不去,中国半导体自给率冲到45%,双方都在用时间换空间。但看看瑞士黄金精炼厂的荒诞剧——把金条运到纽约再运回伦敦,就为改个规格避税。全球供应链被折腾得像个陀螺,跨国企业光迂回运输就多花了2000亿。最魔幻的是科技战场。美国封锁14nm芯片,中芯国际反手量产7nm;苹果喊着要迁印度,郑州富士康却扩招15万人。当华为鸿蒙装机量破8亿时,微软Windows11正因“AI功能缺陷”全球召回。这哪是脱钩?分明是逼着中国把卡脖子清单变成创业风口。那些等着看中美两败俱伤的人怕是要失望了。IMF最新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5.3%,美国也有1.9%。倒是跟风加税的德国经济萎缩0.1%,越南电子厂因缺中国零件停产。全球化没死,只是变成了“中美双核+区域群聊”的新版本——RCEP成员国用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额,半年涨了23%。当特朗普炫耀“对69国分级关税”时,没人提醒他美国页岩油利润已跌破8%。这场博弈最残酷的真相是:中美都有内伤,但全世界失血更多。墨西哥农民改种大豆产量仅美国的1/3,印度手机厂因二次关税裁员5万。所谓“10%持久战”,不过是两艘航母互相剐蹭,掀翻的却是周边小船。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中美关税战再获缓和,90天内暂停24%互征关税即日生效

若11月前未突破核心矛盾(如技术封锁),关税战可能再度升级。专家观点: 韩秀云(经济学家):暂停关税是美国应对通胀的“应急措施。陈经(风云学会):特朗普有“三怕”—怕贸易中断摊牌、怕美债收益率上涨、怕通胀失控。
美国关税战只剩下中国了!从目前美国公布的关税结果来看,唯一还能够动摇美国,或者说

美国关税战只剩下中国了!从目前美国公布的关税结果来看,唯一还能够动摇美国,或者说

美国关税战只剩下中国了!从目前美国公布的关税结果来看,唯一还能够动摇美国,或者说和美国继续较量的也只有中国了,其他国家基本纷纷滑跪。不过话说回来,在一开始,美国搞关税战的最终目标不就是中国吗?所以美国对其余各国的威逼,都只是顺便得点好处而已,他们想针对的,始终都是我们,但让他们咬牙切齿的是,一直都未能如愿!他们强硬,没想到我们的态度更强硬,总之就是不服软不妥协,不让他们看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别看现在他们主动找我们谈判,希望能双方各退一步,让两国对外贸易正常发展,我们的态度虽然从未松动,但也会因为他们的反复无常而遭到经济损害。所以要紧的还是发展未开拓市场,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全球市场这么大,跟谁不能做生意?如果你往后还是想加关税,那我们就反制!你搞制裁,那我们就自主研发,总之就是绝不受你要挟。(每天更新您关心的事,欢迎点赞关注,转发给朋友一起探讨!)这才是应对他们该有的说一不二的态度!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