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88894

泽连斯基有可能成为过去十年,乃至将来十年,对咱们中国贡献最多的一个外国领导人,别

泽连斯基有可能成为过去十年,乃至将来十年,对咱们中国贡献最多的一个外国领导人,别误会,不是他刻意帮忙,而是他的坚持,间接给中国创造了一些机会,俄乌战争一拖就是这么久,深陷战争的俄罗斯泥沼,不得不在对中国的合作上做出一些妥协。 这事儿得从2022年2月说起。当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开始时,全世界都以为乌克兰会很快倒下,连美国都准备好给他安排流亡政府了。可泽连斯基没走,他穿着一身军绿色T恤,用手机自拍视频告诉全世界:“我在这里,我们都在这里。” 正是这一份坚持,把一场原本以为是“闪电战”的冲突,硬生生拖成了一场消耗战。战争打到今天,2025年的夏天,已经快三年半了。这三年多,俄罗斯就像一头巨熊,一条腿深深地陷在了乌克兰的泥潭里,动弹不得。而这一陷,就给了咱们中国一个意想不到的战略机遇期。 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北边邻居的态度变了。 咱们先往东边看。东北的朋友们应该最有感触。过去,咱们东北的货物要出海,最近的港口是大连,路途遥远,运输成本一直降不下来。大家心里都惦记着一个地方——海参崴。那个曾经属于我们,现在叫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港口,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多少年来,我们只能看着。可战争一开打,情况不一样了。俄罗斯需要外部输血,需要中国的支持,海参崴就这么对咱们开放了,成了内贸货物的中转港。 消息一出,吉林、黑龙江的经济圈一下子就活了。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和火车,从内陆出发,没多久就到了海边,直接装船运往南方。这一下,不仅运输成本大大降低,东北的整个经济格局都可能被盘活。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是几代东北人盼了多少年的事。 再往西边看,中亚那片广袤的土地上,也发生着变化。有一条铁路,咱们提了快三十年,叫“中吉乌铁路”。这条铁路要是修通了,咱们的货物从新疆喀什出发,穿过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就能直接并入欧洲的铁路网,比现在绕道哈萨克斯坦或者走海运,能省下一大截时间和成本。这不光是经济账,更是战略账,它能极大地增强我们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可过去为啥一直修不起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俄罗斯觉得这动了他的“后院”,态度一直很强硬,各种阻挠。现在呢?深陷战争泥潭的俄罗斯,再也没精力也没底气来管这事儿了,中吉乌铁路终于在各方努力下顺利开工。 这条钢铁大动脉一旦建成,咱们向西看的视野就更开阔了。 当然,还有更实在的。战争打的是什么?说白了就是钱和资源。美国带着一帮盟友,对俄罗斯进行了堪称史上最严厉的经济制裁,几乎把俄罗斯踢出了全球主流的贸易体系。他们主动放弃了一个拥有一亿多人口的巨大市场。这块肥肉,他们不吃了,总得有人吃。谁能吃得下?放眼全球,只有咱们中国。 这几年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中俄双边贸易额,从战前2021年的一千多亿美元,到2023年直接干到2400亿,去年(2024年)更是历史性地突破了4000亿美元。 现在你去莫斯科的超市里逛一圈,从吃的零食饮料,到穿的衣服鞋子,再到用的手机汽车,中国品牌随处可见。这等于西方国家亲手把一个巨大的市场拱手让给了我们。 咱们是“世界工厂”,产业链完善,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而俄罗斯呢,别的不多,石油天然气管够。这正好形成完美的互补。现在,能源贸易占了俄罗斯对华出口的大头,光是石油就占了快一半。因为离得近,运输方便,我们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甚至超过了多年的老伙计沙特。这对于保障咱们国家的能源安全,意义有多重大,不言而喻。 还有一件小事,但意味深长。前些年,俄罗斯跟越南走得挺近,甚至打算一块儿在咱们的南海开发油气田,这不明摆着要在我们背后扎钉子嘛。可就在2023年夏天,俄罗斯突然宣布,不干了,从越南的油田项目里撤了出来。这背后的考量,大家细品。 你看,泽连斯基在前面顶着,把俄罗斯和整个西方的精力都牢牢地牵制在了东欧那片战场上。美国和北约,为了支援乌克兰,掏空了自家武库,消耗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 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是天文数字,这必然会影响它在其他地方,尤其是在亚太地区搞事情的投入和精力。欧洲呢?更是苦不堪言,能源危机、通货膨服、社会动荡,内部矛盾重重。 他们在那边斗得不可开交,反而给咱们这边创造了一个相对安稳的发展环境。我们没有卷入冲突,可以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谋发展、抓机遇。从东北的战略纵深,到中亚的战略布局,再到能源安全和南海问题的缓解,这些变化,都或多或少和这场远方的战争,和泽连斯基的“坚持”有关。 当然,我们说这些,绝对没有赞美战争的意思,更不是幸灾乐祸。战争是残酷的,乌克兰人民承受了巨大的苦难,这一点我们深表同情。我们只是作为一个局外人,冷静地分析这场冲突带来的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以及它对我们国家的间接影响。